top of page

對於“拔罐療法”之認識(三)

  • 范蕊博士
  • Feb 10
  • 2 min read


ree

拔罐出痧的顏色及形狀可用來判斷病位、病機,病情輕重等。如痧色鮮紅,顏色相對淺淡,點狀分佈,多為表證,病情相對輕;若痧色暗紅,量多,點大成塊或成斑片狀,為裡證,病情重,病程長;血瘀愈明顯,出痧速度愈快;血瘀時間愈久,痧色愈深暗;痧色由暗轉紅,斑塊轉點狀,則病情變淺,反之加劇。痧色鮮紅為熱,青暗為寒,陰虛火旺色紅鮮艷,紫暗有斑塊為寒凝血瘀。若為氣虛、氣血兩虛、脂肪較厚肥胖者,痧色淡,不易出痧。拔罐後罐內出現水霧、水珠,亦同患者痰濕或濕熱有關。

        在器具的選擇上,玻璃罐、竹罐、抽氣罐較常用,除此還有陶罐、砭石罐等。玻璃罐優點是透明易觀察罐內皮膚瘀血程度,易控制時間,且罐口平滑邊緣厚是做推拿罐的首選,缺點質地沉且易碎。竹罐輕巧,價格低廉,若煮藥罐多用竹罐,但易漏氣,吸拔力不強,且不透明。抽氣罐過輕較薄,手感不佳,但對皮膚較薄或極小范圍難吸附處方便操作,且可控制罐內負壓。陶罐吸力大,但沉重易碎;砭石罐價格較高,質地笨重,二者均不透明,臨床上極少用。

        拔罐的吸拔方法常用為閃火法,即一手持點火器或用止血鉗夾持95%酒精棉球,另一手握住罐體,罐口斜向下,將點火器深入罐內約2/3處快速旋轉1-2圈後退出,將罐迅速扣住患處。若慾進行推拿罐,需先擦塗介質,減少摩擦,保護皮膚,並且某些特定介質有一定藥性,發揮寒熱穩定不同作用。如若僅以潤滑為目的,可選凡士林、嬰兒油、橄欖油、滑石粉等;若功效偏溫可用紅花油、艾油、花椒油、薑汁等;若偏涼則可用冬青膏、蘆薈膠。

        我們以背部肩胛區肌肉僵硬疼痛為例,作用範圍手三陽經及足太陽膀胱經脈病證。可沿肩髎穴至大杼穴,再向下沿膀胱經兩側線至膈俞穴,再順肩胛下角至腋後線。方向一般遵循順經絡循行方向為補法,逆經絡循行方向為瀉法。速度影響意義在於徐法可放鬆精神,暢通經絡,溫煦血脈。疾法多用於氣滯血瘀痛證、實證,清熱解肌止痛,祛風散寒。留罐一般為15-20分鐘。



原文刊載於《信報財經新聞》


 

 

​推薦文章
Check back soon
Once posts are published, you’ll see them here.
最新文章​
關注本網頁
  • Facebook Basic Square
  • Twitter Basic Square
  • Google+ Basic Square

© Copyright© 2018范蕊. ™版權所有不得轉載

bottom of page